春暖花開之際,《女學學誌》第53期出版了。本期收入的研究論文與研究紀要,跨越不同的年代與地方,共同關注女性身體的感受與實踐。刻劃出不同時空中,女體面對父權社會文化的挑戰與協商。

首先,鄭斐文的研究論文〈疾病自傳、影像與性別身體政治:歐美女性主義乳癌病友的敘事分析〉,以高度性別化的疾病乳癌出發。這個男女發生比約為1:100的癌症,在21世紀前多以切乳的方式治療。術後單一乳房或雙乳全切的身體,因違背社會中異性戀女性的常規氣質,往往使得乳癌病患飽受壓抑與羞恥,不敢公開罹病經驗與身體,獨自承受疾病的汙名。相較之下,本文所關注的三位以裸體攝影為自己立傳的西方女性乳癌病友(Deena Metzger、Maxi Matuschka、Jo Spence),以損傷的身體為素材,創造出不同的影像作品,突破乳癌疾病汙名的囿限,並進一步挑戰、干擾主流美感的敘事,擺脫男性的凝視。鄭斐文認為,她們的創作與意志不僅是乳癌議題去汙名化與公共化的開始,更建構出女性乳癌病友特殊的「個人即政治」的疾病敘事。

接著,姜穎的研究紀要〈孩子的運動、媽媽的勞務:臺灣「足球媽媽」的性別意涵〉將場景轉換至臺灣新興的休閒運動空間,探究社會中密集母職的論述如何影響女性與休閒運動的關連。姜穎聚焦近年臺灣幼兒足球的熱潮,透過訪談足球俱樂部球隊兒童的女性家長,作者發現,異性戀家庭的親職分工受傳統的性別腳本影響,在密集母職的要求下,母親被視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在兒童休閒活動中扮演決策與陪伴練球的角色。父親不常在練習場中現身,出現時也多半承繼父權社會所期待的陽剛氣質想像,主動肩負提升兒童運動技巧與戰術的責任。此外,姜穎亦發現,相對於美國社會脈絡中「足球媽媽」階級化的生活風格實踐與認同,足球在臺灣脈絡下多半以「才藝課」的模式進入家庭,許多受訪者需跨越縣市參與俱樂部的課程,因而未發展出如同美國足球媽媽的社區認同。

葉寶玲的研究紀要〈懷孕治療師的心理治療工作〉關注的是女性心理治療師懷孕期間的工作實踐。受限於過去古典精神分析理論以男性為中心的觀點,在女性主義精神分析崛起前,女性的聲音與心理發展並不受重視。儘管當代精神分析更具有性別意識,也出現不同的理論思路突破古典精神學派的限制,然而,這些理論當中仍舊缺少針對懷孕心理治療師治療設置原則的論述。因此,針對懷孕治療師實務工作的研究,實有其必要。葉寶玲透過訪談女性治療師發現,多數治療師在懷孕期間仍舊遵循著古典精神分析理論的方式進行治療,等待病患發現自己懷孕或至產假前才主動告知,以便維持匿名或中立的原則。此外,有些治療師會以特殊方式來因應孕期中面對理論、個案、胎兒與自我認同所帶來的衝突與壓力。例如治療師在夜間拒接男性個案,避免暴力威脅;或是調整心態,不因孕期需要請假,又不放心個案而過度自責。總體而言,本研究為未來懷孕治療師相關論述奠定基礎,亦能作為治療師實務工作的參考與依據。

本期封面為藝術家秦孟萱的作品〈Outline〉。她的作品多與時間、空間與日常生活的模糊性相關,試圖透過各種邂逅中所提取的抽象視覺和語言元素,進一步探索繪畫實踐中思考過程與身體之關連。在〈Outline〉中,藝術家以油畫創作,呈現英文outline一詞所蘊含的書寫意圖──概述、勾勒與描繪──與記憶機制之間的相似性。藝術家如此闡釋其作品:人往往只能粗略記得某事物的樣態,但「若沒有適度拉出一定的距離,就難以尺度筆畫。如見山,太近便無法看清全貌。」記憶研究啟發我們,記憶不僅屬於特定個人,亦能藉由擴散與互動而為集體所有。基於不同時空脈絡的女性困境(如本期探討的疾病汙名、密集母職的要求,與懷孕狀態對工作的限制),女性可視為共享經驗/記憶的社會群體。然而,若是缺乏充分的交流,個體記憶難以轉換為集體記憶。就此而言,植根於個人訪談與生命敘事的性別研究成果不可或缺。另一方面,若未能與研究對象保持適當距離,亦可能忽略宏觀與結構的層次。研究工作誠然不易,但期待最終可以如藝術家所言,透過「反覆地圈寫,山的背脊浮出水面」,再現這個複雜多樣、充滿挑戰的世界。

主編 黃宗儀 謹誌

好文分享《女學學誌》第53期編輯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