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疫情漸趨平緩的時節,迎來了《女學學誌》第51期的出刊。本期共收錄一篇研究論文、兩篇研究紀要,三篇不約而同以性別研究的角度聚焦臺灣社會正面臨的重大人口變遷,尋求回應之道。

首先,林津如的研究論文〈活出原住民族生命:《Spi’向前走:部落夢想家》之原住民族女性主體探究〉發現原住民女性在當代殖民、父權與資本主義的多重權力結構下被噤聲,難以呈現其單一主體的能動性。在西方女性主義的論述中,亦出現「性別優先於種族」的要求,陷入「現代/傳統」、「性別/多元文化」的二元對立,使得認同傳統文化的原住民族女性承受污名,也抹去了性別主體與傳統文化對話、再創造的可能性。有鑒於此,作者希望透過「從屬者」理論出發,將原民臺《Spi’向前走:部落夢想家》系列節目中的12位原住民族女性部落夢想家視為「從屬者主體」,刻畫原住民族女性如何藉由日常生活的文化行動,重新建立族群中人與人之間的有機連結,進行文化傳承;並進一步協商其中的性別關係、修復殖民前原生文化性別關係的多重可能性。精彩的分析提供我們思考在後殖民情境下,解殖女性主義可能的實踐方式。

吳嘉苓與楊涓的〈窄化女性、隱形男性?性別化的國家生育統計〉深究國家生育統計與分析背後的性別政治。作者以臺灣歷史最悠久的三類生育統計──「出生證明為基礎的出生通報統計」、「戶籍出生登記為基礎的人口統計」,以及「問卷調查進行的生育調查」──為主要研究對象,試圖釐清此等資料所呈現的性別概念與生育想像。研究結果發現,臺灣生育統計的目標幾乎皆為女性,缺乏男性在生育過程中的經驗探討與梳理。儘管近年來隨著「性別主流化」政策的調整,男性終於被納入生育調查中的一環,然而,問卷中的問題卻多是針對男性對配偶孕產狀況的想法,無法具體彰顯臺灣男性的生育資料。此外,統計彙整後的分析方式,亦多以新生兒為主體來呈現結果。作者提醒我們,如此「新生兒中心主義」的視角,輕忽了重要的孕產婦健康議題,應補足有關產婦個人社會文化的特徵與處境,才能提升母嬰健康照護的品質。總體來說,臺灣國家生育的統計至今,仍舊依循過去生殖分工的刻板印象──「窄化女性」,將生育視為僅與女性相關的生理現象,卻忽略女性在生育過程所遇到的社會文化問題;另一方面又「隱形男性」,統計中缺乏男性在生育過程中的參與紀錄,亦忽視男性在少子化現象裡扮演的角色。本篇紀要性別化地審視生育統計,並輔以國際資料的對比和建議,為將來臺灣生育調查與問卷的修正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交織性別與階級的統計資訊更為全面、也更有助於在政策面向上對症下藥,回應人口變遷的問題。

周宇翔與王舒芸則透過性別的視角檢視新興的長照問題。〈協作還是控制?當性別化的暖照顧遇上冷科技〉一文首先指出,雖然過去女性主義論述的確成功讓照顧的「勞務」逐漸成為正式、有酬的「工作」,然而在臺灣,照顧工作受到社會文化影響,呈現高度階級、性別、種族化的交織現象,往往外包給本國籍的勞工階級女性及外籍女性。不過,隨著照顧科技的引進與發展,照顧工作現場也因此歷經變化。文中作者透過訪談長照機構人員、照顧科技業者與實務專家三類對象,試圖釐清照顧科技為女性照護員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研究發現,照顧科技不僅能減輕照服員沉重的勞力負擔,亦能有效減緩在照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性騷擾困境;而照服員仍能輔以自身專業綜合判斷,不至於成為「聽命科技行事的傀儡」。整體來說,照顧科技提升了照護工作的專業形象,讓長照轉變為更具專業、更為人性化的工作。不過,作者也提醒我們,科技的引進,同時成為了長照機構中階層化管理的工具。中層主管為了滿足高層對於照顧科技成效的期待,促使基層照服員在休息時間必須學習新科技。此外,當照顧科技越進步,所蒐集的數據越廣泛,照服員的一舉一動也受到即時且難以體察的監測與掌控。在如此的情境下,照顧科技所凸顯的正是長照機構中的權力位階與官僚的控制。文末,作者援引Tronto所提出的「照顧民主化」作為可能的解決方案,試圖以公開資訊、對話討論的方式,在科技、性別與照護上取得平衡。當臺灣逐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未來我們對於照顧科技的仰賴勢必有增無減,如何從中理解照顧工作中性別、科技、與階級之間的交互作用,本紀要提供了初步的思考方向。

本期封面來自藝術家王文心的公共藝術作品〈洄瀾曙光〉(To come into the light)。王文心擅長環境藝術創作,透過作品探討地景與時間循環的關連。設置在台電花蓮營業處的〈洄瀾曙光〉裝置透過太陽能發電(現代科技),點亮藝術地景,正呼應本期三篇文章,從臺灣當代經驗進行深刻的性別反思,為我們共同的未來傳遞光芒與能量。

最後,除了藝術家慷慨提供作品,本期的出刊有賴諸位作者、審查人、本刊編輯委員與新任執行編輯倪紹恩及文字編輯林淑禎的辛勞,謹此深表謝忱。

主編 黃宗儀 謹誌

好文分享《女學學誌》第51期編輯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