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吳嘉苓(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摘要 |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原《婦女與兩性學刊》)自2002年改名以來,除了一般論文之外,每期均規劃專題。本期首次打破這項特色,推出四篇獨立投稿的論文,以及一篇書評。未來我們仍持續保有專輯的規劃,但是這次的組合,也顯示近年來性別研究學界主題與取向的多樣性。此次的論文發表也開拓出許多新題材,令人驚喜。
  本期三篇研究論文,分別以建制民族誌、訪談、政策分析與口述歷史等研究策略,探索了性別研究中的「再生產」主題。黃綉雯、張恒豪與唐文慧的論文探討特殊教育助理員的勞動處境。該文提出,要能充分理解這項繁重且涉及多種技能的照顧工作,必須探索台灣的特教體制發展,包括專業主義與性別分工所形成的勞動特性。林東龍與劉蕙雯分析男性公務員的育嬰留職經驗,呈現新興的父職型態。這篇論文也建議持續推動職場的性別平權,並倡議「照顧」男子氣概,以提高男性採用育嬰假的比例。王秀雲研究1950年代以來的女性初經經驗,分析周遭親友的談論與作為、通俗醫學衛生知識、學校健康教育、衛生棉廣告如何在不同歷史時期,影響了青少女的身體經驗。
  蔡芬芳的研究討論「性別、族群與客家研究」,回顧了客家研究對於性別研究的貢獻與新挑戰。主流社會仍以勤儉刻苦作為客家婦女的主要形貌,本文細緻地解析這樣的圖像,如何與建立族群主體有關,又如何簡化了客家女性的樣貌。晚近客家研究則逐漸呈現客家婦女的異質性,並強調從性別、族群、階級的交織性來理解客家女性的處境,將跨國資本主義等結構性變遷帶入,並且看重世代生命經驗的差異,也更能精確捕捉客家女性的當代樣貌。這篇論文也提醒,以性別角度來探討客家男性的研究十分稀薄,是十分值得耕耘的主題。本期封面的版畫,呈現的是高雄美濃某個客家村落景象。用機車載著自製龍眼乾與生薑四處販售的閩南男性,以熟練的客家話與穿著藍衫的中年婦女閒話家常。如同蔡芬芳的提醒,多樣的移動與混雜,也造就更複雜的客家社會與文化,需要更多的研究投入。
  書評書介是本刊重要的交流園地。這期評介的專書是年輕早逝的陳香君力作《紀念之外:二二八事件.創傷與性別差異的美學》。關秀惠認為,該書看重女性藝術家創作出的二二八創傷主體,如何可能昇華創傷情感,提出了面對藝術與政治的重要性別視角。
  《女學學誌》每兩年進行編委會改組。前任主編黃長玲六年來辛勤耕耘,讓這本台灣唯一的性別研究學術期刊,得以持續成長,深獲社群肯定。本期的編委會成員包括王儷靜、李貞德、紀大偉、陳昭如、黃長玲、藍佩嘉,助理編輯為張峻臺、楊雅婷,老幹新枝,一起為滋養台灣性別研究園地而努力。本屆編委會也重新調整編輯顧問成員,改以海外性別研究學界友人作為諮詢對象,希望能夠擴展《女學學誌》成為華文社群學術交流的重鎮。在此也對卸任的編輯委員、編輯助理、編輯顧問諸多的付出與投入,深深表達謝意。婦女與性別研究,一棒接一棒,期盼大家以投稿、閱讀、分享與討論,一起加入這場越跑越有勁的大隊接力。

主編 吳嘉苓 謹誌

全文下載

編輯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