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黃宗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摘要 |
寒露之後天氣轉涼,迎來《女學學誌》第54期的出版。本期收入兩篇研究論文、一篇研究紀要,以及一篇書評。首先,洪惠芬的研究論文〈「誰」的課後照顧服務?親職外包鏈下的個體化育兒圖像〉,探討臺灣雙薪家庭將親職外包給安親班的現象。研究發現,此親職外包現象來自於雙薪家庭面臨工時過長的困境;同時,「密集母職」的意識形態使得中產階級對養育兒童的標準越加嚴苛。送孩子就讀安親班得以把教育者的角色自母職中分離;將養育任務外包給他人,亦可減輕母親的心理負擔,不致因為對子女課業要求過嚴而造成親子關係惡化。作者亦指出,臺灣的安親班為因應家長需求,形成了「全包式」的服務,亦即,將接送、補習、才藝班等需求全套發包給安親班。其中,安親班最重要的任務在於「盯功課」,老師需要在時間壓力下讓學生完成作業,同時要面對家長對於孩子課業表現的高標準要求。作者認為,如此的課後托育服務誠然提供了婦女二度就業的機會;然而,不能忽略這類職場勞動條件欠佳的問題:安親班老師面臨的勞動困境是他們同時肩負養育子女的責任,安親班的夜間工作時段使得他們難以兼顧自身家庭,而托育服務的低薪又讓他們無法負擔送孩子就讀安親班的費用。因此,本研究最後提醒我們,現代社會將育兒責任歸諸於個人的現象可能導致生育意願日益下降,作者因而建議將育兒責任「公共化」,例如,建立真正公共化的課後照顧,讓公共服務成為公民權利。
秦曼儀的研究論文〈「法式女性主義」的史家論戰與理解歷史的兩種方法:莫娜.奧祖夫的「歷史批判」和瓊.斯科特的「批判歷史」〉,探討2011年「法式女性主義」論戰及其源起,藉此重新審視法國婦女史和性別研究的發展歷程。研究聚焦美國女性主義史家瓊.瓦拉赫.斯科特(Joan Wallach Scott)與法國大革命史家莫娜.奧祖夫(Mona Ozouf)之間的爭論。這場論戰源於1995年奧祖夫發表的《女性的話語:兼談法國的獨特性》(Les Mots des femmes. Essai sur la singularité française)一書及其引發的書評事件。受年鑑學派樹立的「歷史批判」(Histoire Critique)研究影響,奧祖夫試圖透過有別於傳統民族史觀的史學實踐來更新法國的民族敘事。其結論是,法國婦女在兩性關係上較重視融合共處而非衝突對立,這種特色可向上溯源至法國兩性調情的「誘惑藝術」和情慾文化,以及十八世紀貴族女性主導的沙龍社交。基於此民族獨特性,奧祖夫對美國女性主義與性別研究的論斷提出質疑。相較之下,斯科特立足於「批判歷史」(Critical History)的性別分析,將「性別」作為歷史研究的有用範疇和概念工具,藉以辨析社會與歷史上建構兩性不平等的權力關係,拆解可供建構當代法國民族認同的敘事,包含所謂互動融洽的法國兩性交往文化,以及法國共和主義的普世主義論述。斯科特進一步指控,有「反美主義」傾向的奧祖夫為鞏固法國民族敘事,扭曲了女性的話語和歷史。作者也精彩分析2011年兩人的媒體論戰:奧祖夫等人援用「法式女性主義」(Féminisme à la française)一詞來凸顯具有法國民族特色的性別差異文化,斯科特則批評這與女性主義在權力問題上的見解存有顯著分歧。此外,開創法國婦女史研究的佩羅(Michelle Perrot)也在1995年藉書評直指奧祖夫缺乏性別意識、呈現不存在兩性衝突的婦女史書寫,這不僅反映佩羅自己因為跨學科與跨大西洋對話而進入的最新內省狀態,更加速了法國婦女史界的「性別轉向」,性別研究也逐漸成為法國社會科學界的重要研究領域。本文結論強調,法國史家在學界的「性別轉向」後,逐漸採納「性別制度」(régime de genre)的概念,強調在不同歷史背景下兩性關係的特殊配置。對於這種性別史「在地化」進程的認識,需要借重史學史的脈絡性分析,重新審視奧祖夫的「歷史批判」和斯科特的「批判歷史」等二種知識論框架的對立,如何通過事件和話語的交鋒而形成。
李柏翰等人的研究紀要〈「讀書會」作為社群建立與行動之女性主義方法:集體自傳民族誌〉,探討臺大公衛學院內部一個性別讀書會中的個人與集體經驗,並分析其在公衛學術領域中,如何形成社群、進行性別議題的政治抵抗,以及推動多元性別知識生產。研究採取集體自傳民族誌方法,強調多名研究者共同學習、分享、協作,探索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連結,並以女性主義立場論為基礎,揭示學術訓練、研究議程及社會參與機會中的性別權力關係。研究發現,公衛學院中,性別議題往往居於冷門且不重要的地位,導致學術資源匱乏,相關研究成果也常遭忽視或質疑。成員們透過讀書會,逐漸確認性別在自身經歷中的意義,並探索如何在公衛領域內強調性別議題的重要性。再者,公衛學院中普遍存在著父權制的師生關係及異性戀中心主義,性別少數及性別研究者因而常倍感壓力和孤立。成員們在讀書會中共同反思和討論,逐漸形成集體性,並嘗試在個人與集體層面進行抵抗,挑戰既有的性別權力結構。同時,公衛領域強調理性、精確和效率,情感則受排斥,性別議題常被視為情緒化而不被重視。相較之下,讀書會提供了容納情緒的空間,使成員能坦然分享經歷,並透過情感的交流加強彼此的連結。換言之,成員們在讀書會中獲得勇氣和支持,得以進一步在學術及日常生活中進行性別議題的實踐與推廣。研究強調在公共衛生領域內,透過性別視角檢視知識生產和學術訓練的重要性,並呼籲對性別議題投以更多關注;性別讀書會不僅是學術支持團體,更是推動性別平等與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
本期書評作者為蕭蘋,評論的著作為楊芳枝教授的新著《台流.華影:中國霸權下的台灣電視劇文化、性別與國族》(2023)。蕭蘋指出,本書關注多重交織的政經與社會文化脈絡下,臺灣電視劇文本中所蘊含的性別政治及其與國族、種族、階級的交織性,全面呈現出電視劇文本在當代的獨特意義。楊芳枝引用Stuart Hall的論述,強調流行文化作為權力爭鬥場域的特性。方法論上結合批判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運用「文化循環」(circuit of culture)模式分析臺灣電視劇在產製、再現、認同、消費與管制等方面的影響。整體而言,蕭蘋認為《台流.華影》一書以宏觀的研究視野,探討在中國霸權下的臺灣電視劇文化、性別與國族的政治。雖然在產製、認同和消費等方面較缺乏產業與實證經驗的資料,但本書在具體分析上精微細膩,對於性別政治的探討尤其深入。例如,作者指出新臺劇中的臺語男性重新得到賦權,並分析臺語母親的角色呈現,進而強調新臺劇雖展現多元文化政治,但仍延續了過去華語市場戲劇的族群政治。本書對臺灣電視劇研究及媒體與性別研究具有重要貢獻,可望帶動相關領域的新進展。
本期封面為藝術家羅任珊的作品〈COME TO ME〉。畫中盆栽彷彿置於斗室之中,門窗似未完全敞開,但花朵在光照之下熠熠生輝,光影之間蜂蝶飛舞,與一旁的幽暗相互襯托,饒富趣味。
本屆編委會的任期即將屆滿,在此感謝所有編輯委員的辛勞,同時特別感謝臺大人類系的江芝華副教授慷慨接任主編一職。作為涵蓋人文學與社會科學學門的華文期刊,《女學學誌》由衷歡迎各界學者投稿,共同打造學術社群。期待在諸位作者與新一屆編委會的推動下,性別研究的成果能如闃黑中的一束亮光,照亮前路、打開視野。
主編 黃宗儀 謹誌
Title |
Words from the Editor
Author |
Tsung-Yi Michelle Huang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