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偉誠(女學學誌專題主編)

摘要 |

同志研究──即以同志為觀點主體,而非客體的學術研究──在台灣的出現,是作為九○年代同志風潮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學院一方面立即反映了當時社會一個新的文化關切,同時回過頭來,也因著學院在台灣社會中的高度,賦予了這個新興風潮所亟須的正當性。而今風潮已經退去,我們是否真的因為這個歷程而變得有所不同,頗值得大家省思,譬如同志研究是否已在學院中生根發芽,能夠持續不斷地為在地的同志文化提供思考與知識的養分?這是我們策劃編輯這個專題的主要想法。

而這個專題的編輯過程與結果,應該也反映了台灣同志研究在學院中的若干現狀。邀稿成形的共五篇,主動投稿的有三篇,但是最後審稿通過的僅這裡的四篇,而且多數作者仍為在相關學界已有一定成績者,這其實並不能代表這個新興領域現下的全然樣貌。主要是因為學院中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其實是以碩士論文居多,博士論文已屬稀少,而這些年來進入學院而又以同志研究為專業的新進學者更是鳳毛麟角,所以同志研究真要在學院中奠定可長可久的未來發展基礎,顯然還需要更持續堅毅的努力。

  專題裡的四篇論文,很巧合地分別集中於「現身」與「運動」這兩個議題,並列在一起則兼揉了回顧與現況。前兩篇皆與「現身」有關:〈揭下面具的鱷魚:邁向一個現身的理論〉極具洞見地分析了九○年代同志(運動)與主流媒體充滿衝突、實又互利的關係糾結,並且巧妙地透過對於邱妙津女同志經典文本《鱷魚手記》的閱讀,提出了我們思考這整個問題的一個另類視野,非常具有啟發性;〈男同性戀與父母:現身的考量、策略與後果〉則是透過豐富精采的質性研究訪談,勾勒了台灣/華人(男)同志最念茲在茲的、與原生家庭父母在個人與親情間掙扎的難題以及因應之道,補足了本土同志研究最應注意、卻又始終不足的一個面向。專題的後兩篇殊途同歸地探討了台灣本土的同志運動:〈台灣同志運動的機構化:以同志諮詢熱線為例〉從社會運動分析的觀點,近距離地描述了台灣最重要的同志法人組織的運作狀態,等於是為台灣同運機構化這個最新的發展,留下了歷史的見證以及進行了初步的成效評量;〈同志‧台灣:性公民、國族建構或公民社會〉則是從歷史大脈絡的觀點,回顧了九○年代台灣同運的發展,並進而分析了「同志公民運動」這個新的發展走向在台灣相關的政治環境中可能及可以具有的意義。書評部分,評論的是張宏誠碩士論文正式出版的《同性戀者權利平等保障之憲法基礎》一書,多少彌補了前述本次專題未能反映台灣同志研究全幅樣貌的缺憾,書評人也從婦女運動的相關經驗提出了發人省思的實務建議。

  另外本期還有一般論文兩篇(來稿共有八篇):〈迫切地追尋女性觀者︰辛蒂‧雪曼的《無題電影停格》系列〉結合了性別議題與在台灣仍屬新興領域的攝影研究,別開生面地評析了美國當代女性攝影藝術家辛蒂‧雪曼的作品,也對女性與觀看的重要理論議題有相當細膩的探討;〈婚姻暴力的性別政治〉非常完整地處理了婚姻暴力的相關理論與文獻,論文主體則是對於台灣相關現象,尤其是家庭暴力防治制度建立之前與之後,在媒體與社工這兩方面的質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對於未來的努力方向極具參考價值。

  這期的編輯過程頗為坎坷,主要是稿件方面的狀況不少,籌備許久卻一直擔心專題無法成形,好不容易確定可以了,卻又已經臨近出刊,使得最後一切都過於急迫,而所有參與的人(主要是各位審稿人與作者)都遭到非人性的請託與催逼,我除了感謝之外也十分抱歉。另外一位專題主編趙彥寧在我無計可施的時候,半途被拉進來擔負「救援」的工作,幾乎是使得這個專題起死回生的最後一根繩索;好在張錦華主編一直十分鎮定與信任,蘇秋華助理細心而勤奮地任勞任怨,才使得這一切有了堪稱圓滿的結果。最後還要感謝婦女研究室的林維紅召集人(還有其他許多人),在百忙之中為這期的封面費心,才使得這樣妥切的安排能夠實現:那就是對於不幸於四月一號過世的張國榮,表達我們最深的悼念與誌記,畢竟對於本土同志(研究)而言,有誰能夠不感念哥哥,以他動人的表演與絢爛的一生,為同志所開啟的多樣空間以及留下的富厚資源呢?所以謹以這次的專題:

──敬悼張國榮──

專題主編 朱偉誠

全文下載

編輯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