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維紅(《女學學誌》主編)

摘要 |

本期專題是延續22、23 期的主題,從文學作品中來看女性的自我實現。楊瓊瑩和曾天富的兩篇專題論文分別介紹西班牙文學與韓國文學中具有女性意識的作品。引介的這些文學家也許國內的讀者並不熟悉,但是從這兩篇論文可以看出﹐ 透過文學來表達女性意識,是不分語文的共同現象。
  韓國與我國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戰後發展的進程也有許多類似之處。曾天富文中所介紹的申京淑與殷熙耕在韓國是引起非常多討論的作家,也是在文壇相當有影響力的作者。過去台灣不乏對當代韓國文學作品的引介,但是引介的作者多半是男性作家如李文烈,黃皙( 日英),金石範,崔仁烈等等,雖然著名女作家朴婉緒的作品也曾經在台灣出版,但是像申京淑與殷熙耕這樣深具女性意識的作品,迄今未曾在台灣翻譯出版是非常可惜的事。就這個意義而言,曾天富的論文,不僅是對這兩位作者作品的研究,也有初步引介的效果。
  陳美華的作品深入而細緻的處理了性工作者的生存策略,也探討了性工作與勞動市場對女性的歧視之間的關聯。性工作的議題在婦運界曾經引起許多討論,從1997 年廢娼爭議爆發之初,純粹概念性的討論與價值的辯論,到近年持續出現的,植基於具體社會脈絡的經驗研究,可以看出知識與行動互為因果的軌跡。在這個過程中,陳美華陸續發表的性工作者相關研究,有非常重要的貢獻。楊幸真的論文探討校園生活中到身體經驗與性別實作,以田野研究提供了經驗資料,來說明什麼是「做性別」。台灣的性別平等教育自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成立以來,已經多有進展。然而,從楊幸真的研究可以看出,性別作為強制性分類範疇的情形,仍然持續形塑當代台灣青少年的成長經驗。
  本期的研究記要是探討男性研究,王雅各詳實的討論了當代男性研究的重要作品以及研究趨勢。具有性別意識的男性研究雖然是方興未艾的研究議題,但是國內學者除黃淑玲曾有的喝花酒與男性氣概的研究外,相關研究仍然有限。如何在台灣的社會脈絡中進行更多的男性研究,值得性別研究社群的關注。
  三篇書評中,藍佩嘉的作品,在英文版出版後,國內也已經出版了中文版。張晉芬的評論是以英文版為基礎。對於這本得了好幾項學術獎項的作品,張晉芬在諸多肯定之餘,仍然提出了前瞻性的問題,那就是援引相關理論來探討台灣的女性移工現象外,台灣的經驗資料是否挑戰既有的相關理論?這個問題也許值得未來持續關注女性移工現象的學者一起思考。林芳玫與邱貴芬的書評,分別針對女性小說與女性散文的史觀提出反省。長久以來台灣男性中心的文學史觀,在女性主義的衝擊下,確實到了該改變的時候。如同林芳玫的評論所言,范銘如的女性小說論已經提出了基本問題,有待後續者繼續努力,而散文的部份,從邱貴芬的評論中可以看出,張瑞芬的女性散文史論則還有女性散文究竟所指為何的基本問題需要釐清。知識既然是在社群中才能成長,邱貴芬的評論,無疑是對整個台灣文學社群以及性別研究社群的提醒。

全文下載

編輯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