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黃長玲(主編)

摘要 |

本期的專題是「歷史典籍中的性別」,兩位專題論文的作者分別在漢唐醫書及明代女教書中梳理性別議題,既呈現了性別研究的史學成果,也呈現了史學研究的性別成果。陳韻如的作品乍看之下是十分冷僻的中古醫療史作品,過去本刊曾經出版過探討性別、醫療、與身體關係的專題,以及性別與醫學、性別與護理工作者的認同等議題;因此,從性別研究的角度而言,無論是對於中國中古史的性別詮釋,或是對於醫療與性別關係的探索,陳韻如的作品,可以說是這個領域研究成果的持續累積。陳曉昀對於明代女教書中女性復仇的分析,不僅討論明代官方倫理的標準,也探討了暴力及復仇所涉及的性別氣質再現的問題。明代女教書對於女性為父或為夫復仇採取了認肯的態度,當時的出發點雖然是倫理價值,但是從今天的眼光來看,卻透露了性別訊息。

婚姻體制對女性及同性戀不利,在當代婦女運動或是性別平權運動中,已經是老生常談。然而,陳昭如的作品是台灣性別研究中第一篇精準的批判自由女性主義法學的作品。雖然民主化以來婦女運動的主要成果是表現在相關修法及立法上,但是這篇文章不但指出了「等者等之,不等者不等之」的改革局限,也提示了歷史脈絡及差異政治的重要性。以自由主義的原則為基礎,但不受限於自由主義思維的法律改革,可以說是婦運以及性別研究在當代的未竟之業。性別研究在當代所面臨的挑戰,當然也包括新科技崛起所產生的性別效應。王右君的作品關注女性在網絡交友平台上的性別展演;從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台灣女性在展現自己時,不斷在持續增長的性別平權意識及傳統強大的社會規範中進行協商。每一個世代的女性都有屬於她們那個世代的「新舊難題」,而這些難題顯然無論在實體或虛擬空間中,都在女性的自我表述中一再呈現。

兩篇研究討論中,邱子修的作品探討了西方女性主義的三波論與台灣女性主義發展的關聯。作者認為,雖然概念的使用無法橫向移植,但是在性別平權的發展經驗上存在某種程度的類似性。以性別意識的養成而言,如果考察戰後台灣婦運者的養成背景,許多女性主義學者曾接受西方學術訓練是重要事實,援引西方經驗論述本土經驗,也可以預期。然而,西方女性主義的三波論有其歷史及文化脈絡,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台灣援引,相信是可以持續探討、辯論的議題。張譽馨的作品是國內第一篇從性別角度針對審議式民主的實證分析。雖然近年審議式民主的實作中處理了與性別相關的重要議題,如代理孕母是否開放及性工作是否除罰等,但是審議式民主本身與性別的關聯尚未成為研究主題,因此這篇研究討論具有先驅性的意義。

無論是探討歷史典籍,還是思索當代民主體制,本期的論文及討論反映了台灣當代性別研究者的關注與成果。歲末年終,在種種關於新舊交替的祝福聲中,也期盼《女學學誌》持續陪伴台灣的性別研究社群,共同邁向新的一年。

全文下載

編輯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