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吳嘉苓(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摘要 |

《女學學誌》第40期推出「非常規親密關係」專題,由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美華擔任專題主編。這個專題籌劃一年多,在大法官宣布民法不允許同性婚姻的規定違憲之際,也誕生出版,編輯室讚嘆還真是正著時(tsiànn-tio̍h-sî)。同性婚姻與多元成家的社會辯論,常需要學術研究作為反思與行動的基底。我們期許這個專題也有觸媒之效,促發我們對性與親密關係的深入理解,厚實改造工程的資源。

  此專題提出了新穎的分析角度,也彰顯性與親密關係研究,如何帶給性別研究新刺激。我們很樂見「老T搬家」4.0版在《女學學誌》落腳,趙彥寧對於中老年女同志社群長期而深入的田野,一路引領我們並重情慾與照護的分析角度,「魔神仔」4.0版本成為深具魔力的關鍵字。婚外性、同居與同性戀的量化調查在台灣正開始累積,王維邦與陳美華透過性別化的分析,彰顯陽剛氣質在分析上的重要性,開拓性十足。西方文獻的出櫃主題,到了台灣的社會脈絡,透過看重不婚不生的社會變遷與家庭關係,胡郁盈力圖發展具有台灣味的現身模樣。鄭芳婷探討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所推出的新舊版《踏青去Skin Touching》,雖然是獨立投稿,但也巧合地與本專題呼應。女同志舞台劇挪用梁祝的諧趣與創意、酷兒嬉鬧異性戀正典,我們小編讀著論文,真想跪求莎妹三度踏青。本期封面圖像就是2015年版的劇照。到底手絹上的愛心代表何意、皺眉的是梁山伯還是祝英台,請記得翻開封面內頁、閱讀內文故事,尋找線索。

  《女學學誌》這期以封面改版,慶祝出版第40期。我們很謝謝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副教授曾鈺涓,過去十年來為本刊封面付出的心力,特別是引介台灣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呈現了學誌多元的風貌。很感謝鈺涓在研究與教學之際,還為期刊封面投入貢獻。也在此介紹設計工作者崔壯維再一度為台灣的學術期刊提出非常規的封面設計。「女學學誌」四個字原本是2+2的文字組合,編委會在討論改版的過程中,對於「女學學」的3+1呈現,熱鬧地討論一陣。知識工作是個勞心勞力的歷程,也許「女學學」有點社群密集群學的趣味,我們就保留了阿維原本的設計,希望大家喜歡。

  眾女學學還真是有諸多看不見的苦力,編輯報告是個讓主編表達感謝的機會。編輯室在這期要特別感謝陳美華在編輯過程中投入的驚人心力──我跟編輯助理張峻臺在與美華數不盡的編輯信件來往中,總要讚嘆她撰寫長篇意見的細密與能耐。所有作者與審查人為了嚴謹與精進的不懈奮戰,編輯室在此致上最高敬意。也謝謝《踏青去》導演徐堰鈴與莎妹劇團協助封面圖像。這一年來《女學學誌》的投稿量大增,也謝謝編委會成員的群策群力,以及編輯助理峻臺、雅婷的細心工作,形成堅強的編輯團隊。《女學學誌》的Facebook專頁是與台大婦女研究室共存,也請大家多上去逛逛(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ntuwrp/),就會驚奇地發現「性/別與紀錄片」專題徵稿已經延到8月31日,期待大家源源灌注知識的活水。

主編 吳嘉苓 謹誌

全文下載

編輯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