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鄭毓瑜(《女學學誌》主編)、成令方(《女學學誌》書評主編)
摘要 |
本期專題「母職與母親角色:多元文化觀點的探討」收錄兩篇論文。俞彥娟的〈女性主義對母親角色研究的影響:以美國婦女史為例〉一文,主張motherhood 應相當於中文的「母親角色」,包含「母職」(mothering)和相關的意識形態。母職指的是母親所做的各種事情:懷孕、生產和養育等;意識形態則是社會、文化對於女性角色和地位的定義,以及對以女性為主力的照護工作所賦予的評價。習慣將motherhood 想成「母職」,使我們疏於思考女性、母職、母親角色與社會、文化之間可能存在的各種關係,但此一名詞的轉譯正好反映出我們的社會開始反思這個議題。俞彥娟分析第二波美國婦女運動和女性主義者如何挑戰傳統母親角色的建構,以及女性主義母親角色理論的發展,並影響近三十多年來美國母親角色的歷史研究。美國母親角色歷史研究的挖掘、釐清議題,到歷史和脈絡化母親角色的時代性和種族、階級、宗教、族群等特殊性,可以啟發探索本地社會對母親角色定義的發展以及其建構過程的歷史與變項,期能由此找出與母親角色相關的議題,如墮胎、代理孕母、新移民女性等爭議焦點及解決之道。潘淑滿的〈台灣母職圖像〉一文,針對不同省籍、國籍、職業、經濟地位、教育程度、居住區域等三十七位女性,進行深入訪談,以了解戰後台灣女性的母職實踐經驗及對母職的看法,並與英、美、瑞典等國的研究進行比較。潘淑滿指出,對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女性而言,國家提供托育和兒童照顧工作的支持與配套措施,往往是影響女性選擇母職實踐的關鍵;台灣女性卻忽略母職實踐過程中國家與社會的集體責任,反而使得「家庭結構」與「家庭支持系統」成為影響選擇母職實踐的關鍵因素。
本期兩篇研究討論的內容亦能與專題呼應。陳芬苓的〈跨越父權╱母權之分──原住民族群兩性關係之初探〉一文,從原住民本身的世界觀,來分別探討九個族群的兩性關係和性別分工的內涵。藉由深度訪談的方式,她發現母系╱父系社會之分與兩性權力的分配無關,也不代表哪個性別會受到壓迫。此外,對於孩童的照顧工作不只要求家庭裡的母親或父親負起責任,也有家族集體參與親職的現象;而照顧家庭、養育子女有時反而是女性能獲得更高自主性或權力的基礎。研究台灣原住民兩性關係的文獻極少,陳芬苓的論文於此而言有重要的增補貢獻,且能與西方女性主義研究對話,提供不同族群、多元親職的觀點。而楊正誠的〈析論組織俗民誌的意義、概念方法與實例〉一文,介紹重要的女性主義學者Dorothy E. Smith 及其所發展的組織俗民誌(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並以Mothering for schooling(2005)一書為例,說明組織俗民誌的應用方式。這本書是探索母職、家庭、學校教育與政府教育政策之間的運作程序。Smith 發現美國公立學校結合了二十世紀初期以來所發展的一套「母職論述」(mothering discourse),強調母親的奉獻精神,要求母親必須為孩童的教育發展、人格、社交及整體安康負起責任。Smith 認為公立學校系統已成為一個不平等的教育機制,也使得母親因無法完成補充性教育工作而產生愧疚感。
母親的形象與任務其實是經由社會、文化、歷史交織建構而成。以上四篇文章恰好提供我們多元文化(跨國、跨族群、跨文化與跨階級)的觀點,探討所謂理想的母親角色、母職工作與母性思考被建制化的過程。
此外,本期還有兩篇研究論文。畢恆達與謝慧娟的〈女性研究者在田野中的性別處境與政治〉一文甚具創意,該研究描繪台灣女性研究者在田野中的處境,而她們的境遇正好反映一般社會的性別價值。這些田野中的實際處遇誠為知識生產過程中相當重要且迫切的議題,卻長期受到本土的研究法教科書所忽略。彭渰雯的〈在「宰制」和「需求」之外-性消費者論述的女性主義分析〉一文,以豐富的田野資料挑戰性消費者所承受的污名與妖魔化,呈現他們多元而略帶矛盾的動機和心態。該研究試圖加深本土既有的性工作或性消費研究,希望有助於婦女運動與性別研究走出「娼妓」╱「性工作」二元觀點的對立僵局。
本期有豐富且精彩的兩篇書評。第一篇是評論陳佩英的英文著作Acting ‘otherwis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women’s/gender studies inTaiwan’s universities(2004),因為該書是由陳佩英的博士論文改寫而成,並不是每一位讀者在百忙中有額外的時間閱讀英文原文,於是特別邀請作者撰寫一篇簡介,讓讀者能夠概略知道該書的要點,閱讀評論時才有脈絡可尋。由於這本書是研究台灣性別研究建制化的歷史過程,這段過程曾有許多人親身參與,為了能讓多元觀點浮現,特別邀請在這領域有歷史記憶又有學術洞見的性別研究學者兼社會教育推動者來集思廣益。評論者基本上肯定作者的貢獻,因為每個人都從某一個特定的角度評論,總集成文字紀錄時,當時討論的論點得以更清晰地呈現,這一點是需要在此特別說明解釋的。
第二篇書評是由吳嘉苓評論傅大為所著的《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2005)一書。這本豐富厚實的歷史著作,含括近百年來台灣歷史上鮮為人知的重要歷史面向:醫學、性別、醫療科技、後殖民論述以及女男身體的形塑過程。作者旁徵博引,以多元的資料來源,鋪陳錯綜複雜的論述,對於許多僅閱讀單篇章節的讀者而言,較不容易掌握宏觀的視角而窺知全書的精髓。這個困境在同是這領域的專家吳嘉苓引領之下,逐一克服破解,讓讀者讀完書評後,更能欣賞作者多軸線同時進行的特殊寫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