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黃長玲(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摘要 |

本期的主題是「性別與生殖科技」,這個主題在知識的累積上方
興未艾,而在實踐的層面上則持續在許多國家引發激烈的政策與價值
辯論。從性別平等的角度而言,讓女性更容易在科技的協助下避免生
育或是完成生育功能,究竟是促進平等還是強化父權?在當代性別議
題已與多元平等的價值密不可分的情形下,異性戀女性的生育與其他
性別認同者的生育,對社會既有的性別體制而言,是否也具備不同的
意涵?這些問題,都是在這個主題下,可能出現的提問。
  兩篇專題論文中,何思瑩探討台灣女同志的人工生殖經驗,就案
例而言,雖然是少數案例,但是透過這些案例,具體的呈現了女同志
生殖經驗與國家法律、科技發展、以及社會價值之間的種種關聯。生
殖做為一種看似個人選擇的身體功能,其實深深的鑲嵌在個人親密關
係、家庭成員情感、法律政策規範、科技發展模式、以及跨國資訊網
絡中。這篇作品讓我們看見了當代性別議題與生殖科技之間所涉及的
種種面向。
  另一篇專題論文是吳燕秋對於台灣婦女驗孕經驗的歷史性考察,
從女性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生育處境來探究驗孕的科技意涵。以ST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社群在台灣持續累積的知識能量而
言,這個作品可以說是STS 與性別研究彼此映照的結果。吳燕秋很
清楚的呈現了社會價值中介科技運用的情形,而這樣的中介過程,也
使得驗孕這個看似單純的生殖科技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再製既有的社會價值。
女性與懷孕的關係,因為驗孕技術的發展,不但更早確認,也
似乎更為緊密。不僅如此,同為女人,異性戀已婚女人就比任何其他
女人更具備驗孕的正當性。
  本期的一篇研究討論為李怡青關於同性戀親密關係與家庭功能
的探討,這篇文章對於仍在進行同性戀家庭權的立法及政策辯論的我
國,深具參考價值。從李怡青所整理的文獻中可以看出,目前國內外
學界的研究已經指出同性戀者經營親密關係及家庭關係的意願與能力
都不低於異性戀者,而從小孩的角度而言,在同性戀家庭成長的小孩
與異性戀家庭成長的小孩在自我認知及相關能力上並無差異,唯一的
差別是同性戀家庭成長的小孩比較沒有性別刻板印象。除此之外,這
篇研究討論也針對道德價值、愛滋病傳染,以及出生率高低等社會常
見的對同性戀關係或同性戀家庭的誤解,呈現相關研究的成果,來釐
清常見的社會迷思。
  台灣自 2013年秋天,婚姻平權的法案在民間團體的推動下送進
立法院後,關於婚姻平權的社會辯論就在持續進行中。本期的專題論
文及研究討論不約而同的觸及了這個辯論。在婚姻平權的體制持續擴
散的國際趨勢下,不只是女性的社會處境是性別研究持續關注的議
題,多元平等的性別經驗在知識與實踐上的可能性,以及所面臨的種
種限制,也將會是性別研究者關注的焦點。

全文下載

編輯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