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怡青(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摘要 |

  彩虹族群係指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酷兒、探索中等不同認同者(即LGBQT,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and queer or questioning),本專刊「彩虹家庭」原名為「許一個友善社會:彩虹族群之主體性與台灣主流社會的對話」,彰顯心理學研究社群在台灣社會歷經婚姻平權爭論的許多努力,這本專刊不僅紀念國內2019年5月通過並施行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也遙紀全球同志運動濫觴─紐約市之石牆反抗事件五十周年。

  科學量化研究與性別研究之間常充滿張力(如Hegarty and Rutherford, 2019; Unger, 1983)。研究者以科學方法揭露「真實」,卻往往受其可得證據束縛,難以達到性別研究的目標─以性別弱勢之生命經驗為核心,反思並解構其生命經驗,進而達到轉化父權社會,使不同生命體得以賦權。然而當科學證據契合性別研究目標,則往往有極大的影響力,例如Hooker 請多位臨床專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分析兩群背景資料配對的異性戀及同性戀男性之投射測驗反應,結果發現兩者間無法區分,顯示兩者精神狀態無明顯差異,在當時廣泛將同性戀視為病態的歷史文化氛圍,投下一枚震撼彈(Smith, 2000)。要能進行達到性別研究目標的科學研究,研究者必須正視自己的性別盲點,也必須察覺社會的性別盲點,並進而以此為題設計研究。此外,研究者在進行這樣的科學研究時,往往是充滿不確定性與挫折的,因為科學研究不再是一套客觀程序下的產物,可以躲在「客觀性」大纛之下,研究者必須時時評估自己可能有的主觀性帶來的優劣勢。

  這本專刊正在這樣的碰撞下形成,《女學學誌》身為國內首要的性別期刊,作者群多來自質化取徑的人文社會學科,碰上擅長使用量化取徑的心理學研究者,在領域間的差異、方法上的不同、素來訓練上強調重點的差異,著實有一番掙扎。但我希望這樣的碰撞與掙扎不僅能讓量化研究者做出更好、更具社會影響力的研究,也能讓《女學學誌》的知識與資源更為寬廣,讓未來有更多契合性別研究目標的量化研究得以刊登在《女學學誌》。

  針對彩虹族群的心理學研究,從1900年代零星的個案報告、1970年代前對其「病態」測量工具的發展(如Morin, 1977),乃至其他議題的發展(Watters, 1986),研究與社會運動相互呼應,蓬勃發展。Stephan Morin 回顧1967-1974 年的139 個研究,發現大致可分為同性戀衡鑑(16%)、病理之探討(29%)、調適與處遇(27%);到了1980年代(1979-1983),針對同性戀的測量工具評估僅占收錄該年代彩虹族群研究的1%(Watters, 1986)。此外,彩虹族群的研究逐年倍增,從1912-1921 十年間的兩個研究(占PSYCINFO 資料庫所有實徵研究文章0.19%),到2012-2020九年間的12,485篇實徵研究文章(占該資料庫所有實徵研究文章1.16%),即使考慮研究逐年倍增的事實,研究量依然增加了超過6倍。不過可惜的是,即使是針對彩虹族群的研究,仍有偏重男性(男同性戀研究遠超過女同性戀研究)、偏重單性戀(同性戀研究遠超過雙性戀研究)的情況(Lee and Crawford, 2007, 2012);此外,這些彩虹族群的研究也多偏重於白人

(Barnett et al., 2019)。大多數的彩虹族群研究主題聚焦於性別認同與性傾向認同、社會上對彩虹族群之態度,晚近則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聚焦於親密關係(參見Lee and Crawford, 2007, 2012)。

  本期專題收錄的三篇文章,分別代表彩虹族群成家行動中幾個階段。李怡青所著之〈彩虹家庭的現身:家長與子女表現的整合分析〉採整合分析之量化研究方法,比對同性伴侶、異性伴侶家庭之各類表現,並藉由比較不同條件下的兩類家庭,發現兩類家庭大同小異,在少數情況下呈現兩類家庭的各別優勢。在較為閉鎖、敵意的社會氛圍下,異性伴侶家庭的支持體系優於彩虹家庭,而在社會氛圍較為開放、接受的歐美社會,彩虹家庭的支持體系略優於異性伴侶家庭;不過社會氛圍對於兩類家庭的比較,在其他家長(如壓力、情緒穩定程度)與子女的表現指標上(如認知發展、自我評價)則無差異,顯示家庭的彈性調適。彩虹家庭的優勢則反映在較具彈性的性別刻板印象。此外,彩虹家庭的子女年紀漸長,越能理解並接納自己的家庭型態,反映在較正向的自我評價與認知能力評估。這顯示即使家庭有其先天的限制(如敵意的社會氛圍),家庭仍有其不同因應的策略與韌性,即使是受社會另類眼光看待的彩虹家庭,仍可以有良好的家庭功能與子女表現。

  潘琴葳所著的〈打造同志家庭:女同志家長如何協助子女建立家庭認同〉即反映彩虹家庭家長彈性的策略與韌性。透過深入訪談,潘琴葳發現:女同志家長體認到彩虹家庭的少見與可能的敵意環境,主動並正面的檢視自己成家的決心與資源,如經營自己的支持體系(其他同志家長社群),並且以公開、正面的態度,透過不同的方式(如繪本、譬喻)和子女討論,包括少數代表的意義、彩虹家庭的意涵。面對不友善者可能的反應,這些彩虹家庭家長不畏懼成家的困難,正面應對,並且致力於提供子女足夠的正向資源與能量,實足以提供給不同類型家庭參考。

  不過,任何一段關係都有可能走向瓦解,曾秀雲與謝文宜所撰寫的〈同志分手調適:外在壓力源與身分認同的影響〉一文,以男、女同性戀者在社會上的結構位置,檢視面對關係結束的決定與因應策略。或許是因為台灣社會對於男性傳宗接代的期待遠高於女性,曾秀雲與謝文宜發現相較於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有較高的外在壓力源(隱藏警戒、擔心汙名、傳統婚嫁、原生家庭),也更有內化社會上恐同的身分認同。而男同性戀者的外在壓力源越高,會降低其身分認同,進而影響其正向分手調適(如尋求社會支持、接受事實)。此外,當男女同性戀者感受到越低的外在壓力源,越正向的身分認同,面對分手調適都較能使用具有建設性的方式渡過分手的困境。

  這三篇文章都顯示了社會、關係、個人的交互影響,從過往被社會敵意對待、漠視不被看見、到某種程度的正面公平對待,彩虹族群都站在彩虹平權運動的第一線,透過少數勇敢爭取權益的彩虹族群成員,更多的彩虹族群成員得以正面肯認自己,進而維持親密關係、經營家庭,並爭取到社會上的能見度,在生活中實踐平權。而這些研究也透過文字、數字記錄著這些彩虹族群成員的勇氣、努力、辛酸、苦痛及成就,並可以提供給台灣社會上不同族群思考─如何善待他人、尊重多元、並在挫折與障礙中,堅持愛人的初心。

專題主編 李怡青 謹誌

參考文獻

Barnett, Andrew P., Ana María del Río-González, Benjamin Parchem, Veronica Pinho, Rodrigo Aguayo-Romero, Nadine Nakamura, Sarah K. Calabrese, Paul J. Poppen, and Maria Cecilia Zea (2019) Content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with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people of color in the United States: 1969-2018. American Psychologist, 74: 898-911. doi: 10.1037/amp0000562

Hegarty, Peter and Alexandra Rutherford (2019) Histories of psychology after Stonewall: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American Psychologist, 74: 857-867. http://dx.doi.org/10.1037/amp0000571

Lee, I-Ching and Mary Crawford (2007) Lesbians and bisexual women in the eyes of scientific psychology. Feminism & Psychology, 17: 109-127. doi: 10.1177/ 0959353507073096

Lee, I-Ching and Mary Crawford (2012) Lesbians in empiric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Journal of Lesbian Studies, 16: 4-16. doi: 10.1080/10894160.2011.557637

Morin, Stephan F. (1977) Heterosexual bia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lesbianism and male homosexual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2, 629-637. doi: 10.1037/0003-066x.32.8.629

Smith, Charles P. (2000) Content analysis and narrative analysis. In Harry R. Reis and Charles M. Judd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pp. 313-335).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nger, Rhoda (1983)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No wonderland yet.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8: 9-32.

Watters, Alan T. (1986) Heterosexual bia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lesbianism and male homosexuality (1979-1983), utilizing the bibliographic and taxonomic system of Morin (1977).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13: 35-58. doi: 10.1300/ J082v13n01_03

專題說明:彩虹家庭